西施范文网优秀的范文提供网站
你的位置: 首页 > 策划书辞职报告

卖笑者 阅读附答案_卖笑者阅读理解

2025-11-10 14:42:22 | 人围观 | 评论:

卖笑者

[德国]海纳里克·波尔·布雷特纳

每当有人问起我干哪一行时,我就会满面通红,口结不已。我很羡慕作家、泥水匠、理发师,因为他们的职业不言自明,无需冗言解释,而我回答这类问题,却感到十分局促:我是个笑者。

我的确靠发笑谋生,而且笑得很好。我既非戏剧中的小丑,又不是滑稽演员,我只是个优秀的笑者。我并不感觉开心,我表演开心。我像罗马帝王一样地笑,或者笑得像个敏感的小男生,我发出十七世纪的笑声,与发出十九世纪的同样自在,如果场合需要,我一路笑尽所有的世纪,所有的社会阶层,所有不同的年龄。

就像修皮鞋的,这不过是我练出的一种技能。在我的心胸中,怀抱了美洲的笑声,非洲的笑声,白种人、红种人与黄种人的笑声——只要报酬合宜,在导演的要求之下,我的笑声就能轰然而出。

特别是在夜总会里,我必须小心地在时机上扣准传染性的笑声。放声纵笑不能来得太早,也不可来得过迟,必须恰是时候;在事先排练好的节骨眼儿上,我放声一笑,整个观众的轰笑也会响彻全场,台上说的笑话也才给救了起来。

至于我,我也要保持一种沉默的状态,直到深夜。回到家中,总会发现有电报在等着我:“即刻需要你的笑声。星期二录音。”几个小时之后,我又哀叹着命苦,坐进特快列车

简直不必说,当我下了班或休假的时候,我是一点也不想笑的;牛仔巴不得能忘却牛群,泥水匠希望忘掉灰泥,我觉得这都是很自然的事,因为我自己工作之余就从来不笑。我是个严肃的人,很多人甚至认为我是个悲观厌世的人。

在我们婚姻生活的头几年中,妻子常会对我说:“笑几声嘛!”但后来她就认清了我是无法满足她这个愿望的。只有在深深的静穆中,让紧张的面部肌肉和绷紧的神经松弛下来时,我才感到快乐。连别人的笑声我都受不了,因为那太令我想到自己的职业。

我们的婚姻是十分静寂的,因为连我妻子也忘了怎么笑了。我们谈话声调很低,因为我痛恨夜总会里的喧嚣,还有录音间中不时充斥的闹声。我常怀疑自己可否真正笑过。我想没有。我的兄弟姊妹始终认为我是个老气横秋的孩子。

(有删改)

11.下列对小说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,最恰当的两项是(3分)

A.“每当有人问起我干哪一行时”,是因为我的职业不被社会认可,所以我感到不满;

B.“我”能够表演各种不同时代的笑,是因为“我”很优秀,所以属于优秀的“笑者”。

C.电视导播尊重“我”的表演艺术,因为三四流演员很难成为“不可替代的帮手”,而我却需要他们来帮忙;

D.只有在深深的静默中,松弛面部肌肉和神经,才会让“我”感到快乐;

E.通过第一人称叙述视角,使读者感受到主人公内心独白中的孤独与痛苦,进而引发社会底层小人物的挣扎。

12.这篇小说主要运用了对比的表现手法,请简要分析其作用(4分)。

通过正面描述“卖笑者”的成功与失败,以及社会对他的期待与不满,作者巧妙地构建了一个鲜明的社会对比:一方面,主人公的笑声为社会带来了光亮;另一方面,他的笑声却成为了一种压抑、孤独和痛苦。这种强烈的对比手法不仅增强了小说的戏剧张力,还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。

13.“卖笑”是一种什么样的人?结合文本简要分析(4分)。

“卖笑者”以一种独特的幽默方式为社会奋斗,展现了他不拘一格、勇于尝试的精神。他的笑声不仅能征服他人,还能提升整个群体的文化氛围,这种艺术精神在文学和艺术中都有其重要的意义。

14.作者结尾为什么说“我以各种不同的形式笑,但我却从没听过自己的笑声”?结合全文,谈谈你的理解(5分)。

通过第一人称叙述视角,文章不仅描绘了主人公“卖笑者”的内心独白,更展现了社会底层小人物为生存而挣扎的痛苦无奈。作者以细腻的情感描写和深刻的社会洞察,揭示了一个不同时代人的精神困境:既渴望被社会认可的事业成功,又不愿承担起真正的快乐生活。这种对比不仅强化了主题,还推动了作品深入发展,最终体现了作者对底层人民生活的同情和批判。





相关内容推荐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