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-11-28 16:11:48 | 人围观 | 评论:

一、新诗集异想
(宋)苏轼
暮云收尽溢清寒,银汉无声转玉盘,
此生此夜不长好,明月明年何处看。
一、中秋月
(春)苏轼)
(宋)苏轼 顷在黄州,春夜行蕲水中。过酒家饮酒,醉。乘月至一溪桥上,解鞍曲肱,醉卧少休。 二、《西江月》 顷在黄州,岁数已殊方。春夜游蕲水,归路别离愁。
(宋)苏轼 城夜宿燕子楼,梦盼盼,因作此词。 三、永遇乐 燕子楼空空荡荡,佳人盼盼已无处。楼中画堂空落空,莫问人间何处有。
译文
明月如霜般洁白,好风就如同清水一样清凉,秋天的夜景清幽无限。弯弯的水渠中,鱼儿跳出水面,圆圆的荷叶上,露珠随风落下,但夜深人静,这样好的美景却无人看见。三更鼓声,声声响彻夜空,一片树叶悄悄落到地上,轻音竟把我的梦惊断。夜色茫茫,再也见不到黄昏时的景色,醒来后我把小园处处寻遍。
那长期在外地的游子早已疲倦,看那山中的归路,对着故乡家园苦苦地思念。看如今燕子楼空空荡荡,佳人盼盼已经不在,楼中的画堂里空留着那呢喃双燕。古今万事皆成空,还有几人能从梦中醒来,有的只是难了的旧欢新怨。后世有人,面对这黄楼夜色,定会为我深深长叹。
注释
⑴ 嫩城:今江苏徐州。燕子楼:唐徐州尚书张建封(一说张建封之子张愔)为其爱妓盼盼在宅邸所筑小楼。
(2) 磷然:击鼓声。 (3) 疰疑:清越的音响。 (4) 暗神:夜迷神女。
(5) 垽眼:心愿。 (6) 阁事:待断。
赏析
上片写诗作,暗中流露出对黄楼的膜拜之情。三更时分,夜色如墨,树影婆娑,又添了几何凄凉之感。下片则从游子的困境切入,回忆自己与燕子楼的过往,引出对生命永恒哲理的思考。此词借景抒情,既含苦中有喜,更显酸涩难言,令人深思。
全站搜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