西施范文网优秀的范文提供网站
你的位置: 首页 > 策划书辞职报告

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《搭船的鸟》教学设计(部编版小学三年级搭船的鸟教学设计)

2025-11-27 17:42:14 | 人围观 | 评论:

三年级语文上册《搭船的鸟》教学设计(三稿)

教学目标:

  1. 会认4个生字,掌握多音字“啦”,正确读写本课词语。
  2. 正确、流利、有感情地朗读课文,理解文本内容。
  3. 感受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的美妙境界,培养学生亲近自然,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感。

教学重难点:

  • 会认4个生字,并能正确读写多音字“啦”。
  • 理解《搭船的鸟》这一篇文章中小鸟形象的独特美和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的美好画面。

第一课时:质疑激趣,导入新课

教学内容: 《搭船的鸟》 - 教学目标: 激发学生的好奇心,引导他们自主发现小鸟搭船的情景。 - 教学准备: - 教师课件展示图片和句子(如“我正想着,它一下子冲进水里”,并引导学生分组交流。 - 学生分组讨论后汇报观点,教师针对学生的回答给予适当点拨。

教学过程:

  1. 激趣引入:
  2. 教师提问:“小鸟会搭船吗?”引导学生猜测并展开讨论。
  3. 提问:“你知道小鸟为什么要搭船吗?”引出本文的核心内容——人与动物的和谐共处。

  4. 自主发现:

  5. 学生自由阅读课文,标出自然段、不认识的字。
  6. 分组交流:小组成员分享自己对小鸟搭船的情景和理解,并根据课件引导讨论。

  7. 教师引导:

  8. 教师引导学生分组读句子,分析“搭船”这一现象带来的好处。
  9. 例如:“我”天真好奇地想了解小鸟的样子,“它”渴望与我们交朋友,“你”也一样好奇。

  10. 小组汇报:

  11. 小组成员自由分享自己发现的内容和感受,教师对表现积极的学生给予表扬。

  12. 总结过渡:

  13. 教师小结:“同学们知道吗?小鸟搭船不只是方便飞行,还能让我们更好地与动物和谐共处。”
  14. 这一部分为后续课文学习埋下伏笔。

第二课时:深入理解,掌握生字

教学内容: 《搭船的鸟》 - 教学目标: 掌握本课四个生字,并理解其意义。 - 教学准备: - 教师结合课件和图片引导学生分组讨论,完成互动问答。

教学过程:

  1. 明确学习目标:
  2. 学习4个生字:“嘴、红色”、“翅膀、蓝色”。

  3. 小组合作:

  4. 小组成员轮流介绍自己所认识的字,并通过课件辅助记忆。
  5. 教师根据学生提问调整教学内容。

  6. 互动问答:

  7. 问题引导:

    • “‘嘴’是什么意思?”(指导学生使用手写汉字)
    • “‘红色’是什么意思?”(结合图片和课件描述)
  8. 小组展示:

  9. 小组成员分享自己的学习成果,教师进行评价和点拨。

  10. 课后拓展:

  11. 学生分组介绍自己了解的翠鸟知识,教师鼓励学生的自由交流。

第三课时:理解文本,积累新知

教学内容: 《搭船的鸟》 - 教学目标: 深入理解“搭船的鸟”这一文章,感受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的美好画面。 - 教学准备: - 教师引导学生分组展开思维对话,完成互动问答。

教学过程:

  1. 深入品味:
  2. 教师引导学生分组讨论:“多么美丽?比鹦鹉还漂亮吗?”(结合课件描述)
  3. 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和思考。

  4. 小组探究:

  5. 小组成员分工:
    • 一部分记忆“搭”、“吞”等字形。
    • 其余部分理解“翠鸟”的特点。
  6. 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进行指导。

  7. 书写练习:

  8. 教师强调“舱”字旁的横注意不出头,引导学生正确书写。
  9. 使用手指辅助,明确间架结构和占格位置。

  10. 小组总结:

  11. 小组成员汇报自己的学习收获,教师给予鼓励和评价。

  12. 课后拓展:

  13. 学生分享自己在课余时间了解的“翠鸟”知识或相关文章。

板书设计:

``` 搭船的鸟

| 车头 | 太好看 | |-------|--------| | 热 | 紫色 |

| 眼睛 | 善待人 | |-----|--------| | 搭 | 容纳|

| 舱 | 天空 | |------|--------| | 舟 | 鱼肉 ```


教学反思:

  • 优点: 通过互动问答和分组合作,学生能够主动学习并理解生字。
  • 不足之处: 学生在小组汇报时需要更多的情感交流和鼓励,可以适当增加自始至终学生的分享时间。
  • 改进方向: 在今后的教学中,可以增加更多课后拓展活动,让学生有更多机会接触到“翠鸟”的相关知识,进一步丰富学习体验。